山水世界,红色文化,原生态的多民族风情,蓝色的大数据产业发展棋局……“多彩文明”,是贵州省深植人心的形象标签。这座地处祖国西南腹地的魅力省份,是长江和珠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近年来在绘就多彩色卡之时,主打生态品牌,大做河湖文章,调浓绿色基调,以河清湖净滋养多彩明天。
2017年,贵州开始全面推行从省到村五级河长制。在一年多的探索实践中,当地以法为器寻突破,“私人订制”截污染,数据搭台强监管,探索出独具特色的贵州治水护河经验。在贵州“6.18生态日”前夕,记者深入黔贵大地,寻访江河风采,于碧水清波间捕捉这里因地制宜推动河湖保护的精彩故事。
以法为器寻突破
草木丰茂,鸟戏莺飞,家住遵义市湄潭县新石村的刘正群提着钓具,悠闲地来到湄江垂钓。得益于当地向法治要动力的探索实践,这里的河道生态链实现了质的飞跃,河道不仅水质出现几级跳,更重新恢复成“鱼窝子”。
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框架内,结合自身实际大胆创新,为河湖保护提供量体裁衣式的强制性规范,并配备专业执法队伍确保规范实施,是贵州省推行河长制的鲜明特色。而刘正群所在的湄潭县正是这一领域的突出代表。
作为垂钓胜地,湄潭县一度非法捕鱼之风盛行。面对非法捕鱼者,已有法律法规因处罚力度较低,且方式较单一,不仅威慑力欠佳更对河道生态环境的直接修复作用小。
湄潭县在河道保护实践中,积极研究国家法律法规,围绕修复性司法理念做文章,创造性地建立起破坏河道生态系统生态修复机制,并以地方法规的形式进行固化。在提升打击力度之时,亦将增殖放流等生态修复行为视作不法分子定罪量刑的重要依据。违法行为人在触碰红线后,不仅要受到更严厉的处罚,还要根据标准购买相应数量的鱼苗投放至河中,恢复河流中的鱼群数量和种类,修复河道生境。此类生态补偿行为,将被视作不法分子接受审理时的重要情节予以考量,审判机关亦可酌情轻罚。
湄潭县河长制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河长制工作执法队队长贺洪强介绍,2015年湄潭县在发布通告将全县境域河道设为禁渔区禁止炸鱼、毒鱼、电鱼等行为后,创新性地出台《涉渔案件生态修复费用计算参考标准》《破坏水产资源及生存环境案件处理办法》等地方文件法规,生态修复这一做法不仅被固化,其具体费用亦根据不法行为类别进行明确,情节严重者生态补偿费用可达10万元。此举不仅大幅提升打击非法捕鱼的威慑力,亦对修复河道生态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地构建的河长制工作执法队,更通过铁腕执法,有力打击非法行为,监督生态修复动作到位。
在贵州,为守生态底线,率先法治突破,及时亮剑固守思维和行为:2017年1月1日生效施行的《贵州省水资源保护条例》,作为全国首部省级地方性水资源保护法规,率先将全面推行河长制在地方性法规中进行明确;于贵州省红枫湖畔建立的生态法庭,形成了一系列具有鲜明特点的程序规则及工作模式,成为贵州省用法治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注目亮点。全省探索建立的赤水河、乌江等重点流域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在全国率先成立的省级层面公检法配套的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司法专门机构,都成为贵州在河湖保护中,以法为器寻突破的最好佐证。
“私人订制”截污染
伴随夏日清晨的凉风,家住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的郑秀周老人照例开始打理门前菜地。有别于一般的农户人家,郑秀周家的菜地不仅能种植瓜果,菜地下更是一个家庭版的定制式“污水处理站”。
贵州属内陆山区省份,小河流居多,居住分散。当地的农村治污之路,绝非一哄而上复制集中纳管的“城市模式”,而是因地制宜,按照集中居住集中处理,分散居住单独处理的思路,依据各区域的实际,开展“私人订制”,即使居住偏远山坡的单家独户也不放过。
近年来,郑秀周所在的乌当区引进新型载体,根据农村住宅分布的不同情况,在农户区因地制宜地修建“单家独户”式污水处理站。“我们选用中科院材料研究所研制开发的改性纤维,每户只需花费1.5万元,便能修建一个污水处理站,满足单家独户的生活污水排放水质达到一级B标的效果。”乌当区水务局技术人员陆军说。
新型载体污水处理站资金投入小,土地占用少,无需动力,运行稳定,维护简单,得到普通老百姓的高度认可。郑秀周指着自经过处理后的干净水,一个劲地赞扬新技术得民心、顺民意。
而在城市,贵州省亦将“私人订制”式截污理念植入实践中。
走进贵州省遵义市名城小学,前坪操场上的喷水池造型优美。有谁能想到,喷水池内的清水竟是学校经新型污水处理技术得到的回用中水。
名城小学副校长喻荣贵介绍,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部署与资金投入下,学校修建了新型污水处理系统,通过调节池、中水回用池等多个环节,对学校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分离、过滤、分解,让污水达到一级A标回用标准。
遵义市河长办负责人王培翻说,考虑到遵义市母亲河--湘江河水量小影响生态环境这一实际,遵义市在沿河小区、学校等污水产生集中区,按照就近原则,开展小单元污水处理。在不让污水流入河道的基础上,同步实现水量及时补给--将处理后的污水通过管道及时排入湘江河,弥补湘江河水量小的不足。眼下,遵义市在湘江河两岸已建立多个小单元新式污水处理系统,这些处理系统日处理污水量最大可达500吨。
从单家独户式污水处理站,到小单元城市新型污水处理系统,再到农村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大型污水处理厂……贵州省凭借一以贯之的“私人订制式”污水处理思路,用最合适的方式从源头上控制污染,保护河湖常清。
数据搭台强监管
站在群山之巅,伸手触摸“云端”,这是贵州在大数据时代的战略选择。针对河湖治理这项长效工程,贵州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手段,积极推进“河长制+大数据”,提升河湖监管的现代化水平和社会公众参与性,助力河长制既落地生根又乘“云”而上。
在贵州省黔西南州,借助全省大数据战略优势,当地充分利用省级层面数据交换平台,构筑统一的“河长云”平台,打通水务、环保、国土、气象、公安等部门19类数据,实现信息实时共享。
“我们利用‘河长云’巡河功能对巡河全过程实行监督,动态显示巡河轨迹,实时上传工作照片与视频、问题信息和处理结果,更以专业实时监测系统和投诉举报系统为基础,实时展现河流环境状态,及时处置环境事件。”黔西南州河长办负责人邓安祥介绍,当地还依托生态大数据,充分发挥法纪监督作用,依据“河长云”数据,提出需问责和处置的问题线索,由纪检监察部门进行处理。
而在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分别服务于政府端和群众端的两款河长制APP——“河长宝”与“两山贵州”,更成功实现了河长制工作平台与公众平台的并驾齐驱。
陆军打开自己的手机,熟练地演示起APP。“以前发现问题,常需打电话、发短信甚至下文找到相关负责人进行处理。现在仅需点开‘河长宝’APP对话框,直接将问题报给相关责任人,责任人第一时间处理后便将现场照片进行反馈,确保问题及时解决。”陆军说。记者在陆军的手机上看到,针对一例违规堆放垃圾的问题,他通过“河长宝”在10点39分告知相关河长工作秘书,13点26分便收到对方处理问题后发回的图片。而借助“两山贵州”APP,群众更能就破坏河湖环境的问题进行在线举报,轻点手指便能发挥监督作用。
在贵州,利用大数据技术助力河长制推行并不少见。依托大数据应用,贵州各地通过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将现有各种基础数据、监测数据和监控图片等有效整合,为“河长网格”提供了智慧“大脑”,也方便实施在线监测新模式,让全省范围内治水监管无死角。
作为“两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国家首批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贵州举全省之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各类水域河长制全覆盖。针对自身水系特点与河湖保护目标,贵州省在重拳出击之时,更竭力在因地制宜、量身订制上下苦工,在不断摸索实践中兑现河清湖净的民生承诺,日夜滋养起多彩贵州的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