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坐落在汉口黄浦路,门口就是武汉长江二桥引桥;出门右边200米就到了解放公园;附近还有部队的后勤基地等部门。每天吃过午饭,我就和同事约着去解放公园走走,大家戏称“消消食”。是啊!守着这么一个天然的免费氧吧不去享受那才可惜了的。所以在公园里面随处可见单位的同事。也怪,这些同事在单位里可能见不着面,在公园里倒是经常见了。
参加工作也20多年了,更早的时候也曾经是《长江日报》发行部的正式职工。1992年,“长办”(长江水利委员会的前称)最后一次面向子弟招工,就这个机会了,我报了名。文化考试和面试倒是不难,怕的就是体检这一关。因为我即将从事的是保卫工作(半军事化),而我的视力很糟糕,有点担心过不了体检关。唉,书没有读好,眼睛倒成了负担了,呵呵。
顺利参加完笔试,很快就通知我参加面试。我还清楚地记得面试在红楼西二楼,5个考官正襟危坐,严肃得很。有几个一起参加面试的同伴不晓得几紧张,在外面的过道上忐忑不安。而我有过发行报纸3年的经历,每天和订户打交道,算是见过一些场面,所以一点也不紧张。有道考题直到现在我都觉得回答得蛮“机灵”。考官问:“你觉得是你以前发行报纸工作重要,还是现在进‘长办’从事保卫工作重要?”我想都没想,脱口而出:“都重要!报纸发行工作和单位保卫工作性质不一样,我做报纸发行的时候要及时地把报纸送到千家万户,让老百姓尽早知道党和政府的声音,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所以它重要。现在即将从事“长办”的保卫工作,我的父亲是单位的老职工,我从小在单位大院里成长,对单位有感情;‘长办’是葛洲坝,三峡工程的设计总成单位,防汛是天大的事,有很多珍贵的水文、气象资料需要保护好,保卫工作意义重大,所以也重要……”几乎是一气呵成,回答完毕后,我看见5个考官频频点头,面露微笑,几乎没有商量,“清一色”的在我的名字旁边打了5分的满分……
关键的时候到了,没几天通知体检。我头天赶着去配了一副隐形眼镜。可同样见多识广的大夫怎么会看不出来咧。情况“败露”后,保卫处的一个副处长把我叫到一边,说:“没你的事了,你可以回去了。”顿时,我如五雷轰顶一般。那几天我真是寝食难安,因为我已经在《长江日报》办理了离职手续,这边再一失手,我不是吃大亏!
忐忑不安中终于等来了好消息,保卫处通知我转档案办手续了。后来一打听情况,还是我以前在报纸上发的几篇“豆腐块”起了相当大的作用。领导们觉得年轻人在报上能够发表文章的不多,再加上大家对我的面试印象那是相当的不错,可谓是“根红苗正”,舍不得把我“抛弃”,上上下下通盘考虑决定录用我。一块石头落了地,看来我还是跟“长字头”的单位有缘啊!
参加工作这么多年了,岗位也几经变换:保卫处干了几年,1996年被委派到钟祥柴湖养殖基地,肩负着单位三千人的福利供应,在那一待就是6个年头;01年回汉后又搞机要收发工作一直到现在。
青春无悔,往事如烟。 一转眼我早已过不惑之年。我的青春年华都奉献给了从小就在此摸爬滚打、熟悉得不能够再熟悉的长委大院。我的工作和生活也已经深深地和“长江委”这三个字融入在了一起。举世瞩目的葛洲坝工程、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就是在这个不足8万平方米的院落里,被这里的人们从梦想变成了现实,它凝聚了几代长江委人无数的心血、汗水和智慧。
朋友,当你真正步入“长江委大院”的时候,你一定会有着别样的发现和感悟,这里满是长江委人对治江事业孜孜不倦的追求,对长江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发整治的战略思考、对母亲河那份永远解不开的情结。进入新时代,现在又提出建设“安澜长江、绿色长江、和谐长江、美丽长江”的构想。作为曾经生活和现仍工作在“长委大院”的职工,我感到无比地欣慰和自豪;我也会一如既往的信守当年的承诺,初心不改,在工作岗位上默默的耕耘着、守候着。
岁月,在长江委大院里穿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