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水质监测
水质监测是水资源保护工作的耳目和哨兵。1950年开始,长江水利委员会就在所属的水文测站中进行了天然水化学成分的测验工作。1970年以后,长江流域内水利、环保、卫生等部门根据各自需要,建立了水质监测站(点)开展监测工作。1990年,长江流域已设立水质监测站551个,其中基本站282个,辅助站225个,专用站14个,干支流水质监测断面、湖泊水库水体监测点共692个,基本上可掌握长江流域地表水水质状况。
水质监测基本站每月监测一次,辅助站每两月监测一次,专用站按自身要求确定。监测项目,根据《水质监测规范》要求,基本站监测项目为36项,除天然水化学离子外,一般能统一监测项目约20项,各地按其污染特点略有增减。
年份
|
干流(支流)
|
|
监测站(个)
|
采样断面数(个)
|
|
1977
|
15(63)
|
45(15)
|
1978
|
16(66)
|
62(16)
|
1979
|
20(10)
|
73(20)
|
1980
|
22(153)
|
81(270)
|
1981
|
22(207)
|
83(349)
|
1982
|
22(254)
|
74(447)
|
1983
|
24(325)
|
79(584)
|
1984
|
21(328)
|
74(476)
|
1985
|
24(405)
|
84(5l7)
|
1986
|
26(416)
|
73(521)
|
1987
|
25(475)
|
65(567)
|
1988
|
27(495)
|
68(600)
|
1989
|
29(516)
|
73(620)
|
1990
|
34(517)
|
74(618)
|
水系
|
监测站(个)
|
采样断面数(个)
|
长江干流
|
34
|
74
|
金沙江
|
11
|
12
|
上游支流
|
7
|
7
|
岷沱江
|
20
|
22
|
嘉陵江
|
33
|
33
|
乌江
|
28
|
28
|
中游支流
|
30
|
32
|
洞庭湖
|
73
|
73
|
汉江
|
57
|
62
|
鄱阳湖
|
134
|
193
|
下游支流
|
40
|
45
|
太湖
|
84
|
111
|
合计
|
551
|
692
|
水质监测站网的设置,以掌握水质时空变化规律、控制江河湖库的水质污染源为原则,除考虑水文特征外,也兼顾污染源分布特点。如太湖地区人口密集,污染较重,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质站设置较密;长江上游水质监测站设置则相应较疏。
长江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是国家重点监测站之一。10多年来,在流域水环境监测、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监测和科研工作中取得了大量成果。
1992年长江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获得水利部颁发的水文、水资源评价甲级证书;1994年初通过国家计量认证,获得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发的国家计量认证合格证书,持有CMA铜牌。
2 地表水水质评价
【水质状况】长江流域水资源量的地域变化较大,年内年际分配不均匀。水资源质的时空变化也较大。
长江流域干支流地表水的评价是以1994年水质监测资料为依据,河段为单元,分枯水期和丰水期两个时段。方法是对照水质评价标准确定单项水质参数的水质级别,对超过三级标准项目,计算其超标倍数。
以单项水质评价结果的最劣水质级别作为该河段的水质级别,绘制水质综合评价等级图。
水质级别
|
说 明
|
1~2级
|
相当于地表水环境质量1~2级标准,水质较好,可满足各种用水的水质要求 |
3 级
|
相当于地表水环境质量3级标准,水质尚可,属防止污染的最低水质要求,经适当处理,可满足各种用途的用水要求 |
4~5级
|
水质已污染或严重污染,仅满足农灌水质要求 |
长江水质评价上自石鼓,下至吴淞口,108个监测断面、75个河段,评价总河长为8694km。其中长江干流27个河段,45个监测断面,评价河长4347km,占评价总河长的50%;金沙江、赤水河、岷江、府河、沱江、嘉陵江、渠江、涪江、乌江、清江、湘江、资水、沅江、澧水、赣江、汉江、青戈江、水阳江、姑溪河、裕溪河、南淝河等21条主要支流及洞庭湖出口,共48个河段,63个监测断面,评价河长4347km,占评价总河长的50%。评价结果,枯水期超过3级水质标准的污染河长为794km,占评价河长的9.1%,均为支流河段;丰水期超过3级标准的污染河长为937km,占评价河长的10.8%,其中干流河长555km,占干流评价河长的12.8%,支流河长382km,占支流河长的8.8%。
长江主要水污染项目超标河段数以直方图示意;超标河段主要污染物按类型分别在图中示意:
A.天然水化学类:pH、总硬度、氯化物。
B. 耗氧有机物及氧平衡指标:溶解氧、氨氮、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
C.有毒及易累积物质类:氰化物、砷化物、挥发酚、六价铬、汞、镉、铜。
河名
|
河段
|
河长(km)
|
枯 水 期
|
丰 水 期
|
长江
|
泸州
|
118
|
|
铜(0.1)
|
长江
|
朱沱
|
133
|
|
铜(0.4)
|
长江
|
重庆
|
137
|
|
铜(0.5)
|
长江
|
上海
|
167
|
|
溶解氧、pH
|
赤水河
|
茅台
|
129
|
|
氨氮(3)
|
岷江
|
彭山
|
104
|
氨氮(0.6)
|
|
府河
|
望江楼
|
74
|
氨氮(1.3)生化需氧量(0.06)
|
|
沱江
|
王皇庙
|
140
|
氨氮(3.1)
|
|
沱江
|
内江
|
85
|
铜(0.7)
|
铜(07)
|
沱江
|
李家湾
|
201
|
氨氮(0.7)
|
|
湘江
|
全州
|
150
|
铜(0.7)
|
|
湘江
|
湘潭
|
28
|
氨氮(0.5)
|
|
赣江
|
万安
|
16
|
|
pH
|
南淝河
|
合肥
|
12
|
溶解氧、氨氧(6.1)、高锰酸盐指数(2.2)、生化需氧量(0.5)
|
溶解氧、氨氮(4.3)、高锰盐指数(0.7)
|
水阳江
|
宣州
|
120
|
|
氨氮(0.4)
|
长江于流参加评价的4347km河长中,枯水期1~2级水占72.1%,3级水占27.9%;丰水期泸州、朱沱、重庆河段因铜超标为4~5级水外(占评价河长的12.8%),其余1~2级水占66.6%,3级水占20.6%。干流丰水期水质明显劣于枯水期。
在21条支流和洞庭湖出口共4347km评价河长中,4~5级河长比率枯水期为18.3%,丰水期为8.8%,枯水期水质恶化明显。其中,嘉陵江、渠江、涪江、乌江、清江、资水、沅江、澧水、汉江、裕溪河的巢湖闸及洞庭湖出口等水质良好,枯、丰水期均为1~2级水。丰水期赤水河、沱江、赣江、水阳江个别河段超标,达4~5级水。枯水期沱江污染范围很广,绝大部分评价河段污染达4~5级水,主要是受氨氮和铜污染。府河的望江楼氨氮、生化需氧量污染严重,岷江、湘江个别河段氨氮和铜超标,特别是南淝河的合肥段污染尤为严重,枯、丰水期都出现溶解氧、氨氮、高锰酸盐指数超标,均为4~5级水。
按水文年对评价河段各项目进行月超标次数统计,结果表明:全流域总计超标次数为171次,7月份干支流总计超标达18次,居首位。超标比率构成为:干流39次,占22.8%,7月最高达7次,超标次数较多的是铜;支流132次,占77.2%,1月份高达15次,超标次数最多的是氨氮。
【水质变化趋势】水质级别为:1~2级、3级、4~5级。按水质级别相应河长占评价总河长的百分比见下表:
水期
|
年份
|
干 流
|
主要支流
|
||||||
评价河长(Km)
|
比例(%)
|
评价河长(Km)
|
比例(%)
|
||||||
1~2级
|
3级
|
4~5级
|
1~2级
|
3级
|
4~5级
|
||||
枯水期
|
1993
|
4616
|
80.0
|
20.0
|
|
6224
|
69.2
|
12.4
|
18.4
|
1994
|
4347
|
72.1
|
27.9
|
|
4347
|
66.8
|
14.9
|
18.4
|
|
丰水期
|
1993
|
4616
|
28.7
|
58.9
|
12.4
|
6224
|
61.0
|
20.3
|
18.7
|
1994
|
4347
|
66.6
|
20.6
|
12.8
|
4347
|
62.2
|
29.0
|
8.8
|
1994年与1993年度相比长江流域水质变化趋势是:枯水期全流域1~2级水质由1993年73.8%降至69.5%,降4.3%,3级水质由15.6%增至21.4%,增5.8%,4~5级水质由10.6%降至9.13%,降1.5%。丰水期全流域1~2级水质由47.2%上升至64.4%,增17.2%,3级水质由36.8%降至24.8%,4~5级水质由16.0%降至10.8%,降5.2%。上述比较表明,1994年全流域枯水期水质与1993年相比基本持平,丰水期水质总体比1993年有所好转。
综上所述,长江干流水质良好,枯水期水质好于丰水期。据1991年长江干流主要城市江段近岸水质调查结果表明:长江干流21个主要城市江段近岸水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形成岸边污染带,特别是上海、南京、南通、武汉、重庆等重要工业城市,近岸水域污染相当严重。长江支流大部分水质良好,部分河段水体受到污染,枯水期水质劣于丰水期,以沱江、南淝河最为突出,多年来枯水期氨氮污染严重,无好转趋势。
长江流域水质状况总体而言:干流水质枯水期优于丰水期;支流水质枯水期却劣于丰水期;岸边水质劣于中弘水质;城镇江段水质普遍劣于非城镇江段水质。保护长江水质已是当务之急。
长江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9616×108m3,为全国水资源总量的36%。从量上说,完全可以满足流域内工农业生产及生活需水的要求,但由于诸多原因,长江流域内局部地区缺水还相当严重,影响了工农业生产,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1 缺水原因
主要是流域内水资源时间与空间分布不均,年际及年内分布不均,使一些地区缺水,加以近年来城市工业生产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需水量大幅度增加,城市供水水源及供水管网工程建设跟不上社会对水的需求,造成缺水。
另外,随着近年来工业的迅猛发展,排入江河的污水增加,部分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供水水源受到严重污染,影响了正常取水,造成用水紧张及缺水现象。这在长江干支流中下游地区,特别是长江干流工业发展发达的大中城市尤为明显。
2 缺水分布及程度
长江流域现状缺水以农田灌溉缺水为主,部分城市工业生产及生活也存在缺水现象。
长江中下游广大平原及部分山丘盆地区,如江苏、上海、浙江,虽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耕地较多,灌溉率高,需水量大,但该区径流汇集,客水资源丰富,地形平缓,经济水平较高,工程建设及引提水容易,基本上不存在缺水现象,这些地区的年缺水率在5%以内;但该地区污染比较严重,造成水质欠佳,预计水质问题将成为今后困扰该地区供水的主要原因。
长江上中游山丘地区降水量较多,水资源量丰富,但地势起伏变化大,地形破碎,交通不便,大型供水工程建设难度大,水利化程度低,耕地分散,灌溉率低,属一般缺水区,缺水率在10%~20%以内。
长江上中游广大丘陵地带是山丘到平原的过渡区,人口较多,中小城市不少,耕地率、灌溉率高,但农田灌溉保证率不高,年际、年内降水不均,蒸发高,农业灌溉需水量大,加上当地径流相对不足,工程建设较难,供水不足,干旱频繁,是农业严重缺水地区。这些缺水区按水利化程度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类是工程建设较多,供水基本有保证的地区,如湖北的丘陵灌区,大型蓄水工程多,库容大,多属多年调节性能,灌溉保证率较高;另外湖南部分的丘陵灌区,大小蓄水工程建设多,灌溉供水量大,这一类地区的农业严重缺水情况已基本缓解。
一类是气候干旱。降水少、气温高的低径流区,如四川的四川盆地区,云南的滇中高原区,湖北的二北地区,湖南的衡邵丘陵区,江西的吉泰盆地区和鄱阳湖环湖丘陵区以及安徽圩区外的丘陵区。这些地区水利工程建设相对不足,小型工程比重过大,调节性能差,抗旱标准偏低,加上农作物生长期气候干旱,降水、径流相对不足,年际年内分布不均,现状缺水程度仍然严重,是长江流域今后需重点解决的农业缺水地区。
另外,长江流域近年来中小城市发展相当迅速,这些城市的供水水源及水厂管网建设大都跟不上经济的发展,现有供水设施已满足不了目前需水的要求,流域内正开展缺水城市供水水源规划工作,以解决这些城市的缺水问题。
解决缺水问题是长江流域一项需长期进行研究的工作。根据目前的供水工程基本状况以及未来可能的需水量,制订出符合本流域实际情况的切实可行的供水工程安排计划及远景规划,努力缩小区域内的需水及供水的差距,减缓缺水程度,将是人们始终追求的目标。
长江干流部分城市江段历史遗留下来的工业布局不合理、排污口与取水口犬牙交错、污水排放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等原因,致使城市江段近岸水域受到污染,甚至形成数百米至数千米污染带,城市生活饮用水源受到严重威胁,人民健康和工业生产受到影响。进行水体功能区划分,确定相应的水质目标,依水体功能目标实施管理,是长江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手段。
长江干流(含金沙江)从上游攀枝花至长江口全长3600km中,有主要城市江段21个,图中选择了攀枝花、重庆、宜昌、武汉、南京、上海等6个有代表性主要城市江段,反映这些江段水体功能区划分及相应的水质目标要求。图示成果主要依据各城市江段地方政府有关水环境功能类别划分规定或有关职能部门的水环境污染防治规划研究报告,同时考虑各城市江段水环境质量现状、排污口及取水口的分布特征,从流域管理角度出发对长江于流水环境质量进行协调综合而成。一般情况岸边水域尊重地方政府区域规划目标,干流总体水质满足流域管理的目标要求。
按《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依据地面水水域使用目标将其划分5类。
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贵鱼类保护区、鱼虾产卵场等。
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
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多样,生物种类与群落类型繁多,已建立了各具特色的自然保护区。主要目的是保护各种重要的生态系统及其环境,拯救濒于灭绝的物种,以及保护自然遗产等。
长江流域的自然保护区,既是天然生态系统的科学研究基地,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贮存库,也是生态系统的天然公园和丰富多采的动植物天然博物馆。长江流域有许多自然保护区原来就是著名的风景区,是人们向往的旅游地。
流域内的自然保护区主要分布在中上游丘陵山地,中下游平原地区较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具体分布如下表。
地区
|
自然保护区
|
地 点
|
面积(hm2)
|
主要保护对象
|
保护区级别
|
上海
|
金山三岛海洋生态
|
金山区
|
45
|
海洋生态系及海岛中亚热带常绿阔叶落叶林 |
省级
|
江苏
|
雨花台
|
雨花台区
|
20
|
雨花台组砂砾石标准剖面 |
省级
|
光福
|
吴县市
|
61
|
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
省级
|
|
宝华山
|
句容市
|
140
|
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
省级
|
|
龙池
|
宜兴市
|
123
|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省级
|
|
浙江
|
龙王山
|
安吉县
|
1200
|
落叶阔叶林为主的森林植被 |
省级
|
安徽
|
皇甫山
|
滁州市
|
3552
|
北亚热带植被、鸟类 |
省级
|
扬子鳄
|
宣城地区
|
44300
|
扬子鳄及生境 |
国家级
|
|
古牛绛
|
石台、祁门县
|
14821
|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动物 |
国家级
|
|
江西
|
河蚌
|
南昌县
|
2283
|
三角河蚌、皱纹蚌 |
省级
|
庐山
|
九江县
|
30490
|
森林生态系统及自然历史遗迹 |
省级
|
|
鄱阳湖候鸟
|
永修县
|
22400
|
珍稀候乌及其越冬地 |
国家级
|
|
鄱阳湖鲤鲫鱼产卵场
|
永修县
|
35000
|
鲤、鲫鱼产卵场 |
省级
|
|
桃红岭梅花鹿
|
彭泽县
|
4500
|
南方梅花鹿等珍贵动物 |
省级
|
|
九连山
|
龙南县
|
4196
|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省级
|
|
官山
|
宜丰县
|
2200
|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落叶林 |
省级
|
|
潦河大鲵
|
靖安县
|
l00
|
大鲵及其生境 |
省级
|
|
江西武夷山
|
铅山县
|
5300
|
亚热带针叶林、灌木草甸 |
省级
|
|
井冈山
|
井冈山市
|
15469
|
亚热带常绿阔叶原始林及动物 |
省级
|
|
河南
|
老君山
|
栾川县
|
2640
|
森林生态系统及珍稀动物 |
省级
|
龙池曼
|
嵩县
|
8161
|
过渡带森林生态系统 |
省级
|
|
石人山
|
香山县
|
1333
|
过渡带森林生态系统 |
省级
|
|
卢氏大鲵
|
卢氏县
|
l000
|
大鲵及其生境 |
省级
|
|
南召宝天曼
|
南召县
|
3147
|
过渡带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 |
省级
|
|
西峡老界岭
|
西峡县
|
13111
|
森林生态系统及动植物资源 |
省级
|
|
西峡大鲍
|
西峡县
|
1000
|
大级及其生境 |
省级
|
|
内乡宝天曼
|
内乡县
|
5412
|
过渡带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 |
国家级
|
|
太白顶
|
桐柏县
|
4924
|
水源涵养林、珍稀动植物 |
省级
|
|
鸡公山
|
信阳县
|
3000
|
森林生态系统、野生动物 |
国家级
|
|
湖 北
|
九宫山
|
通山县
|
4690
|
森林生态系统、珍稀植物种 |
省级
|
长江新螺江段白鳍豚
|
洪湖、蒲忻、嘉鱼
|
13500
|
白鳍豚 |
国家级
|
|
峡东地质剖面
|
宜昌县
|
360
|
震旦系地质剖面 |
省级
|
|
后河
|
五峰自治县
|
2067
|
珍贵树种供桐、香果树等 |
省级
|
|
星斗山
|
利川、咸丰、恩施
|
850
|
珍稀植物研桐、水杉等 |
省级
|
|
利川小河水杉
|
利川市
|
60000
|
水杉母树 |
市级
|
|
木林子
|
鹤峰县
|
2133
|
供桐、香果树等珍稀植物 |
省级
|
|
神农架*
|
房县、兴山、巴东
|
70467
|
森林生态系统、金丝猴等 |
国家级
|
|
长江天鹅洲白蹩豚
|
石首市
|
2000
|
白鳍豚 |
国家级
|
|
天鹅洲糜鹿
|
石首市
|
1567
|
麋鹿 |
省级
|
|
湖南
|
川阳大围山
|
│涧阳市
|
6290
|
森林生态系统 |
省级
|
炎陵县桃源洞
|
炎陵县
|
10000
|
天然次生林、候鸟迁息地 |
省级
|
|
南岳衡山
|
南岳区
|
8270
|
森林生态系统、珍稀动植物 |
省级
|
|
衡南江口乌洲
|
衡南县
|
200
|
乌类及栖息环境 |
省级
|
|
紫云万峰山
|
邵阳市
|
10667
|
银杉、长苞铁杉、资源冷杉群落 |
省级
|
|
武冈云山
|
武冈市
|
1302
|
森林、树木模式标本产地 |
省级
|
|
黄桑
|
绥宁县
|
25400
|
中亚热带森林演替群落 |
省级
|
|
新宁舜皇山
|
新宁县
|
12687
|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珍稀植物 |
省级
|
|
东洞庭湖
|
岳阳市
|
190300
|
珍稀水禽、白暨豚及其生境 |
国家级
|
|
石门壶瓶山
|
石门县
|
40847
|
天然次生林、黑底红腹角雉 |
国家级
|
|
天子山
|
桑植县
|
3333
|
森林生态系统、沙岩峰林地貌 |
省级
|
|
索溪峪
|
慈利县
|
3931
|
森林生态系统、沙岩峰林地貌 |
省级
|
|
桑植八大公山
|
慈利县
|
20000
|
亚热带森林、拱桐、云豹、金钱豹、猕猴等 |
国家级
|
地区
|
自然保护区
|
地 点
|
面积(hm2)
|
主要保护对象
|
保护区级别
|
湖南
|
东安舜皇山
|
东安县
|
10000
|
森林生态系统
|
省级
|
八面山
|
桂东县
|
4333
|
常绿阔叶林及华南虎、短尾猴
|
省级
|
|
干家洞
|
道县
|
5400
|
中亚热带南部亚地带植被类型
|
省级
|
|
九嶷山
|
宁远县
|
5667
|
斑竹等竹类生态系统
|
省级
|
|
大远源口
|
江永县
|
10733
|
天然次生林、福建柏、长苞铁杉
|
省级
|
|
阳明山
|
双牌县
|
2800
|
黄杉母树林及伴生植物
|
省级
|
|
永顺小溪
|
永顺县
|
11067
|
低海拔天然次生林
|
省级
|
|
龙山洛塔
|
龙山县
|
20
|
水杉及生境
|
省级
|
|
广西
|
海洋山水源林
|
全州、灌阳、恭城、灵川等
|
106700
|
水源林
|
省级
|
五福宝顶水源林
|
全州县
|
8567
|
水源林
|
省级
|
|
猫儿山
|
资源、兴安县
|
15300
|
水源涵养林及珍贵铁杉林
|
省级
|
|
重庆
|
缙云山
|
重庆市
|
1400
|
亚热带森林
|
省级
|
金佛山
|
南川市
|
939
|
珍贵树种银杉
|
省级
|
|
小南海
|
黔江
|
1500
|
地震遗迹
|
省级
|
|
四川
|
金花
|
荣县
|
49
|
桫椤及生境
|
省级
|
小寨子沟
|
北川县
|
6725
|
大熊猫及森林生态系统
|
省级
|
|
王郎
|
平武县
|
32297
|
大熊猫及森林生态系统
|
省级
|
|
唐家河
|
青川县
|
40000
|
大熊猫及森林生态系统
|
国家级
|
|
马边大风顶
|
马边
|
30000
|
大熊猫及森林生态系统
|
省级
|
|
通江诺水河
|
通江县
|
2700
|
河流生态系统
|
省级
|
|
喇叭河
|
天全县
|
23 872
|
大熊猫、羚牛等珍稀动物
|
省级
|
|
蜂桶寨
|
宝兴县
|
39039
|
大熊猫及森林生态系统
|
省级
|
|
卧龙*
|
汶川县
|
200000
|
大熊猫及森林生态系统
|
国家级
|
|
黄龙寺
|
松潘县
|
40000
|
大熊猫及森林生态系统
|
省级
|
|
九寨沟
|
九寨沟县
|
60000
|
大熊猫及森林生态系统
|
省级
|
|
白河
|
九和沟县
|
20000
|
金丝猴等珍稀动物
|
省级
|
|
美姑大风顶
|
美姑县
|
21864
|
大熊猫及森林生态系统
|
省级
|
|
鞍子河
|
崇州市
|
11000
|
大熊猫及森林生态系统
|
省级
|
|
龙溪虹口
|
都江堰市
|
34000
|
亚热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
|
省级
|
|
贵州
|
赤水桫椤
|
赤水市
|
13300
|
桫椤群落、小黄花茶等 │
|
国家级
|
梵净山*
|
江口、印江、松桃
|
41900
|
森林生态系统、黔金丝猴、珙桐
|
国家级
|
|
草海
|
威宁
|
12000
|
高原湿地生态系统、黑颈鹤等
|
国家级
|
|
雷公山
|
黔东南
|
47300
|
中亚热带森林及秃杉等
|
省级
|
|
云南
|
滇池
|
昆明市
|
292000
|
高原湖泊、名胜古迹
|
省级
|
梅树村
|
晋宁县
|
580
|
中国震旦——寒武系界线层剖面
|
省级
|
|
松花坝
|
嵩明县
|
63000
|
水源林及饮用水源
|
省级
|
|
普渡河
|
禄劝
|
11
|
苏铁群落
|
省级
|
|
药山
|
巧家县
|
10215
|
高山水源林及中药材
|
省级
|
|
三江口
|
水善县
|
680
|
原始阔叶林及珍贵树种峨眉栲
|
省级
|
|
海子坪
|
彝良县
|
22782
|
天然楠竹及罗汉竹、天麻
|
省级
|
|
驾车
|
会泽县
|
8282
|
天然华山松林
|
省级
|
|
鸡足山
|
宾川县
|
10760
|
森林、佛教古迹
|
省级
|
|
玉龙雪山
|
丽江
|
25996
|
高山森林、珍稀野生动物
|
省级
|
|
泸沽湖
|
宁蒗
|
8133
|
高原湖泊、高山森林及水禽
|
省级
|
|
哈巴雪山
|
中甸县
|
21908
|
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及滇金丝猴
|
省级
|
|
纳帕海
|
中甸县
|
2400
|
黑颈鹤等栖息地
|
省级
|
|
碧塔海
|
中甸县
|
14181
|
高山针叶林、高原湖泊及动物
|
省级
|
|
白马雪山
|
德钦县
|
190144
|
高山针叶林、滇金丝猴
|
国家级
|
|
陕西
|
洋县朱鹮
|
洋县
|
22968
|
朱鹮
|
省级
|
佛坪
|
佛坪县
|
29240
|
大熊猫及自然生态系统
|
国家级
|
|
牛背梁
|
柞水县
|
16418
|
羚牛及生境
|
国家级
|
|
甘肃
|
白水江
|
文县、武都县
|
213750
|
大熊猫、金丝猴、羚牛及森林
|
国家级
|
斗二三滩
|
陇南地区
|
31930
|
羚牛红腹锦鸡等珍稀动物及山地森林生态系统
|
省级
|
|
黑河
|
两当县
|
3495
|
红桦林及生态系统
|
省级
|
|
香山
|
礼县
|
11330
|
森林及野生动物
|
省级
|
|
尖山
|
文县
|
10040
|
大熊猫、蓝马鸡、羚牛等动物
|
省级
|
|
青海
|
隆宝
|
玉树县
|
5000
|
黑颈鹤等水禽及栖息地
|
国家级
|
*为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间。 注:根据国家环保局1994年10月统计资料。
长江流域自然保护区以主要保护对象划分,可大致归纳为以下6种:
【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或森林生态系统】本类型在流域内分布较多,主要保护具有代表性的天然生态系统或森林生态系统。如湖北神农架、甘肃白水江、贵州梵净山、安徽古牛绛,以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为主;江西井冈山、湖北九宫山,以保护中亚热带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贵州草海以保护高原湿地生态系统为主;云南药山以保护高山自然生态系统为主;河南宝天曼以保护过渡带森林生态系统为主;湖南南岳衡山以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为主等。
【野生(珍稀)动物】以保护特有珍稀动物及其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如四川卧龙、王朗和陕西佛坪以保护大熊猫为主;湖南八面山以保护华南虎为主;青海隆宝、云南纳帕海以保护黑颈鹤为主;四川白河、湖北神农架以保护金丝猴为主;江西潦河、河南卢氏以保护大鲵为主;安徽宣城地区以保护扬子鳄为主;陕西洋县以保护朱鹮为主;四川喇叭河以保护羚羊为主;湖北新螺江段以保护白暨豚为主等。
【珍稀子遗植物及特有植被】长江流域特有珍稀孑遗植物十分丰富,一些地区已建立自然保护区。如湖北小河、湖南洛塔以保护水杉原始林为主;湖南八大公山、湖北木林子以保护珙桐和香果树为主;四川金佛山、湖南紫云万峰山、贵州道真以保护银杉为主;四川攀枝花、云南普渡河以保护天然苏铁林为主;甘肃黑河以保护红桦林为主等。
长江流域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植被类型分布区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如江苏宝华山、浙江龙王山以保护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为主;江西九连山和井冈山、湖南舜皇山以保护中亚热带常绿阔叶原始林为主;湖南大庙口以保护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等。
【自然风景及历史遗迹】如云南鸡足山、四川九寨沟和黄龙寺等,以保护自然风景为主;云南泸沽湖、碧塔海以保护高原湖泊自然风景为主;江西庐山、湖北九宫山以保护第四纪冰川遗迹为主等。
【特有地质剖面及特殊地貌】如浙江长兴以保护三叠纪石灰岩地质剖面为主;湖北莲沱以保护震巳系地质剖面为主;湖南天子山以保护砂岩峰林地貌为主;湖南索溪峪以保护特殊岩溶地貌为主;湖北郧县青龙山以保护白垩纪恐龙蛋化石群地质遗迹为主等。
【其他】如广西海洋山、湖南云山以保护水源林为主;云南松花坝以保护水源水系为主;云南玉龙哈巴雪山以保护现代海洋性温冰川为主;云南昆明以保护名胜古迹为主等。
长江流域的自然保护区,虽保护对象各有侧重,但大部分都具有多方面的属性,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如湖北神农架,以保护自然生态为主,同时保护茂密的原始森林、金丝猴、珙桐等珍稀动植物以及自然风景等多种对象。甘肃白水江以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为主,并保护大熊猫等珍稀动物。四川唐家河和卧龙以保护大熊猫为主,而整个自然生态系统亦在保护之列。湖南天子山以保护砂岩峰林地貌为主,亦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猕猴等珍稀动植物。